Site icon SHOPLINE 電商教室

[店家專訪] FUMBLE – 尋回自我,香港年青人的追夢故事

[店家專訪] FUMBLE – 尋回自我,香港年青人的追夢故事

「玩味、質素、態度」是FUMBLE的三大元素,「玩味」從產品照片中都能看到

「FUMBLE的意思是探索、摸石過河。我們希望透過品牌,令人重新找回自我。」這是初創時裝品牌FUMBLE的理念和使命,也是Carlsen和幾位創辦人的經歷。

星期四下午,相約於FUMBLE的studio和Carlsen見面。地址位於觀塘某工廈一個只有百多呎的劏房單位,是典型的「追夢格局」,是不少startups的起點。不要小看這種格局,大企業如蘋果公司也是在車房孵化的,這裡還多一部冷氣。

由踢波到設計時裝

FUMBLE創辦人Carlsen除了外貌酷似歌手許廷鏗,還有個特別的出身:中學時代是香港足球隊傑志成員,直到畢業後創辦FUMBLE,由設計時裝、行銷、睇辦、做網頁、銷售一腳踢。而一切的契機,源於大專時的學生會。「那時識到好多人,慢慢觀察到,興趣與現實隨年紀漸長越走越遠。畢業後要顧生活、顧家庭,難再將興趣掛在咀邊。我一直很想將興趣和工作結合,而本來就很喜歡時裝,所以把心一橫闖一闖。」

成也潮流…

「玩味、質素、態度」是FUMBLE的三大元素,旨在改變香港人單調的衣著品味,助人「尋回自我」,嘗試在早已被速食時裝文化淹沒的香港泛起一點漣漪。「雖然我們不少設計,如純色tee-shirt,都是走簡約風,但我們喜歡在細節下功夫。例如Tee-shirt的衣領位加入木鈕扣,衫尾也採用了特別的編織方法。」

FUMBLE的第一個里程碑是一個無心插柳。「最成功的設計是背面印有兩大枝棒球棍圖案的棒球褸,沒想過會成功。」憶起這件得意之作,身旁負責行銷的家晞也很雀躍。「對呀對呀,有一次去紅館聽演唱會,看見一堆人穿著的外套,『咁熟口面嘅?』,走近點看,方發現是自己品牌的作品,那種感覺非筆墨能形容。而最有滿足感的,是身邊朋友向你推介FUMBLE,話這個品牌的產品幾靚,說著才發現這是我們自己的品牌。那種感覺既搞笑又開心。」

FUMBLE的得意作品棒球褸

背面的巨型棒球棍無心插柳成為潮流

…敗也潮流

有成功,當然也有失敗,「最失敗的作品是那紅色的漁夫帽。」未講產品,Carlsen已開始反省:「以為一定賣得好,誰知道銷量比預期差。或許太自信、也可能是不合潮流,或唔中大眾心中想要的東西。我們也沒有做足research,不知來季有甚麼新產品,也不知市場比較喜歡甚麼顏色。當初我們設計了黑色的雙面漁夫帽,效果非常好,很快賣清。初版成功,自然興奮想添食,就設計了較女性向的紅色漁夫帽,結果就出事了。」

成也潮流,敗也潮流,當時的Carlsen覺得自己跌進谷底。「因為那時不知甚麼叫失敗,還自問『潮流不是由我們帶動的嗎?』失敗的感覺就好像摸著石頭過河,但中途叉錯腳跌落河,十分沮喪。」第一次從高處跌下來,如何挽回劣勢?「我們做了很多補救措施,例如控制產量。及後設計的產品,我們都會收集很多真實用家意見,才決定應如何實行。此事亦令我們及後的每一個決定更謹慎。」

有淚有汗的作品,香港設計的荊棘之路

漁夫帽的失敗並沒有將FUMBLE打沉,設計理念和品牌精神也沒敗給現實。這次經歷,反而令FUMBLE及後的每一步都行得更小心,期望在設計和現實情況中平衡過來。「例如在你身後架上那件風褸。我們想設計一件薄身、修身和有風格有細節的風褸,因為市場上的產品都未做得到。而且我們想用品牌代表色薄荷綠,作為一件signature product。」

 FUMBLE的signature風褸

聽上去好像好勁好爆,想必是曠世之作?「這件風褸一摸上去就知道我們在用料上的細心,很輕薄,而且內履有提花刺繡圖案,反袖時可以看到玩味位。」然而,事情並非一帆風順:「但我們沒料到的是,薄布料很難穿得挺身,而且做出來之後顏色有點奇怪。應該話,這件褸對於穿著者有很高的門檻,很難穿得好看。」結果,奇跡沒有發生,風褸沒有大賣。「不過我們收到很多買家回應,說很喜歡這件風褸的設計。就這樣我們已經心滿意足。」

 

風褸內履清楚見到的提花刺繡細節位

在香港追夢? 還是早啲抖?

對於追夢者來說,產品大賣與否未必是他們最重視,反而客人的一字一句鼓勵,就已經是他們的最大動力,也是令FUMBLE堅持到第五個年頭的最大力量。

「聽到一些買了的朋友很喜歡FUMBLE既設計,覺得好有型好修身,我們已經很滿足。因為產品從設計到改版,試辦, 再改版, 再試辦, 來回了很多次,Production timeline 非常趕,壓力好大。但我們自己都好喜歡最後的成品,所以更希望客人的反應是正面。」此刻家晞眼泛淚光,能感覺到在香港要追夢,堅守原則同時要兼顧生活,當中非人的壓力是旁人難以想像的。但他們不怕壓力大,辛苦灑淚流汗也不緊要,最重要能夠點點滴滴改變社會,而非寂寂無名地活在別人的世界,也許這就是我們新生代的「香港精神」。

知易行難的管理哲學-溝通,溝通,溝通

六人成軍、90後創業、機電科技轉行做時裝設計,FUMBLE完全是「唔捱得、夢想大過天、不腳踏實地」的代名詞。但事實是,走到第五年的FUMBLE至今還在健康發展,證明年輕人追夢並非只有空談。當中的管理哲學,原來很簡單:「溝通。FUMBLE成軍之前,我與每位成員都有詳細解釋我的理念、大家可以為FUMBLE付出甚麼。然後六人各施其職,例如家晞負責市場行銷、阿飛負責攝影。在每個範疇上我們都溝通得很清楚,了解互相的期望。」Carlsen說。

溝通除了對內,還有對外:「和客人要多溝通,從他們口中知道要如何改善,知道他們喜歡甚麼、不喜歡甚麼,才可以越做越好,甚至和客人成為好朋友。」除了客人,也有廠商:「有一次要北上打辦,向廠商說要寶藍色的布,他們一口答應,苦等兩星期,布卻是薄荷綠色,不得不承認是溝通有問題。」

維持品牌健康發展,令公司「保鮮」,正要靠別人眼中的不切實際的熱血和感情。「我們崇尚『鬼佬式』,很講work-life balance。工作時認真,收工後我們就放低工作,一齊去玩去旅行。」家晞補充:「我們拭去『working partners』的概念,視對方為朋友。當團隊建立了友誼,大家就會變得更團結。大家慢慢投入感情到品牌當中,有commitment,就能夠越做越好。」

 

FUMBLE創辦人Carlsen(右)及行銷負責人家晞(左)

順勢而行,抓緊零售業轉變的商機

網上買時裝無法試穿,最忌貨不對辦。何以FUMBLE大膽將品牌帶上網?「我們預見在未來五年,甚至十年,網上購物將會成為大趨勢。逆地而處,我們自己都已經很少行街買衫,甚至連看新聞睇電視全都可以在手機進行,相信網上在未來能夠取代線下的實體店銷售,成為售賣產品的主要途徑。同時,網上售賣能夠節省一些不必要的成本,例如租金、裝修和其他雜費。我們寧願將省下來的資源集中於設計更好的產品,買更好的布料。」

至於選用SHOPLINE的平台的原因,是「平台符合所有我們的要求,而且系統完整性很高。做網頁的成本高,與其自己由零做起,不如選一個知名的平台,一次過解決所有問題。」家晞則喜歡SHOPLINE的搜尋引擎最佳化功能:「總不能要求客人自己在Google搜尋一個從未接觸過的品牌。而網上購物本身就有被騙的風險,用一個有信譽的品牌,一定好過由自己做個簡陋的網站。」Carlsen補充:「最喜歡SHOPLINE的客戶服務,很快捷而且很supportive。平常做網站我都不會期望有人幫我找bugs或者教我做,但SHOPLINE在這方面的支援很充足,表現都很出眾。」另外,Carlsen認為SHOPLINE提供的付款方法大眾化,最要的方式都支援,方便客人購物。

摸石過河能走多遠

懷住夢想和熱血,不為別人而活,希望改變社會,默默努力卻鮮為人知,是年輕創業家的寫照。雖然創業家中100個有95個都「損手爛腳」失敗而回,但不能否認的,是這種精神正在靜靜起革命,並漸漸推動香港進步。摸石過河的FUMBLE能夠走多遠?我們不知道,不過FUMBLE 很清晰地告訴我們:「It’s about time to change.」

後記: 訪問之後,兩位SHOPLINE的同事都被FUMBLE的故事打動(實際上是被產品吸引)而忍不著入手了一些戰利品,她們解釋(掩飾)說:「香港人要撐香港品牌丫嘛~」… 感謝同事為香港經濟出一分力Yes!香港人要撐香港人,FUMBLE加油!

 

 同事們訪問FUMBLE後的戰利品

FUMBLE

http://fumble.com.hk/

 

【延伸閱讀:[店家專訪] 檸檬王-薪火相傳的香港故事

 

SHOPLINE 自助電商教室編輯 Jane